《阿基拉》這部大友克洋科幻電影的誕生,有很其獨特的時空原因。2020 年,當 covid-19 病毒肆虐全球,日本因此必須將已經準備多時的四年一度奧運會延期,讓《阿基拉》幾乎超越科幻先驅的名號,更是一部人性寓言與未來預言。
關於「毀滅」的想像力,對於日本人來說,不全是想像,而是親身體驗。《阿基拉》的產生,有其特殊的歷史與環境成因。
除了恰巧站在 20 世紀的日本經濟高峰,因此獲得雄厚資金帶來技術提升與自由發揮之外,日本曾經在二戰尾聲所承受的兩顆原子彈,也是《阿基拉》誕生的悲劇養分,像是故事一開場的 1988 年 7 月 16 日,平靜安詳的東京清晨,瞬間就毀滅在核爆炸的蕈狀雲。這種在恬靜中的頃刻末日,日本人肯定最有切身感受,一切化為烏有的世界末日莫過於此。
當代電影有許多電腦合成的特效結果 (CGI),在《阿基拉》裡,有許多看似特效的畫面,沒有一張是由電腦特效製作而成,而是全部手繪。像是金田正太郎的飛車黨出遊時,在黑夜中連成一氣的車燈燈光,以及在宛若廢城的東京於黑夜的燈火,那些暈開的光芒與向天空投射的探照燈,也都是來自一格又一格的手繪。又例如島鐵雄在阿基拉原力的擴張之下,右手脹爆破裂,或是全身膨脹外爆,這些看似流動的畫面,也都是周詳估算的結果。
阿基拉簡單翻譯成白話文,幾乎等同於星戰中的原力。但是日本人與美國人所經驗與體會的原力不同,一邊是來自核彈的毀滅威脅,另一邊則是浪漫的英雄想像。
阿基拉這電影,根本就是動畫、電影、科幻、音樂等等娛樂界的阿基拉。
全文:「1988 年奇葩《阿基拉》的誕生(一):獨特的歷史時空,成就大友克洋的經典之作」-->
https://tinyurl.com/ycyesmul
《阿基拉》數位修復版IMAX,6月24日再次上映,一定要去看一遍。:)